万生优配 70岁才遇伯乐,被秦穆公5张羊皮赎回,秦国从此开启霸业之路_百里奚_蹇叔_人才
秦穆公,春秋五霸之一,公元前659年即位,即位后继续推行东进政策万生优配,遇到了同时期也在急速扩张的晋国。
崤函通道是秦国通向中原的唯一道路,相当于秦国的生命线。为了封死秦国东进之路,晋献公用“假途灭虢”之计,一次性把崤函通道上的虢和虞两个小国吞并,夺取了崤函和茅津渡的控制权。这一招对秦国的杀伤力特别大,有效遏制了秦国的东扩。
为了换取发展空间,秦穆公主动与晋国修好联姻,费尽心机破解晋国的封锁,但此时的秦国国力还不够,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人才。
自从周王室东迁以后,关中人才纷纷东去。秦人常年跟西戎混战,武力值爆表,文化水平却很低,秦国要角逐中原,必须先引入人才和先进的治国理念,提升综合国力,所以秦穆公求贤若渴,想办法搜罗天下人才。
穆公知道识别贤才的要点所在:不拘一格,只关注他身上真正对国家有用的特质,对于其他方面不要太在意。他依靠这个法则去找,还真找来了几个天下奇才。
展开剩余80%陪嫁奴隶
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后,无意中发现少了个叫百里奚的陪嫁奴隶。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,一般人也懒得去找。不过公孙支告诉穆公:这个奴隶叫百里奚,以前是虞国的大夫,有安邦定国之才,正是大王想要的。穆公便立即派人去打听百里奚的下落……
百里奚原是齐国贵族后裔,出生在虞国,自幼家贫,30多岁才结婚,婚后不久就出外谋出路。虽然他处处碰壁,穷困潦倒,但他处处留心各地风土人情和山川地势,认真思索怎样治国、平天下。见识、感受都是非凡,只是一直没遇到伯乐。
在齐国时万生优配,有一天沿街乞讨,偶遇隐士蹇叔,两人话语投机,就成了朋友。蹇叔是齐国王室之后,才能不输于百里奚,而且非常有洞察力。两次劝阻了百里奚的谋职之路,让他成功躲过劫难。
两人想找一条好的出路,可总是事与愿违。于是辗转回到虞国,百里奚被聘为大夫。蹇叔觉得虞国公昏庸无能,并不是明君。百里奚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还一事无成,实在不想错过良机,就没听蹇叔的。
没多久,果然不出蹇叔所料,虞国公因为贪小便宜,听不进忠言,中了晋献公的“假道伐虢”之计被灭了国。百里奚和虞国公都成了晋国的俘虏。
第二年,晋献公嫁女儿给秦穆公,以结秦晋之好,除了嫁妆外,还安排了被废的虞国国君和百里奚为陪嫁奴隶,以此羞辱他们。
凤凰被关进鸡窝,胸怀大志的百里奚自然极不甘心,于是在送亲的路上趁着夜色逃跑了。
五张羊皮
刚跑到楚国边境,百里奚就被巡逻的士兵抓了起来。士兵见百里奚上了年纪,便放了他。之后他便在楚国养牛,因为牛养得好渐渐有了名声。楚成王听说他会牧牛,就问他养牛有什么诀窍。
百里奚回答:适时喂它草,心里还要同情它,替它着想,这样就能养好牛。”
其实百里奚的话暗含的是要体恤民情、爱惜民力万生优配,时刻与民众站在一起的治国的理念。他希望楚成王能从中听出自己的治国之才。
可惜楚成王并没有伯乐的慧眼,只说了一句:“养牛太浪费人才了,你就去汉水之畔养马去吧!”
秦穆公手下终于在汉水边找到了百里奚。
秦穆公原打算送厚礼给楚成王,请他把百里奚送回来。可公孙支说:“这可千万使不得。楚国人叫他看马是不知道他有多大能耐,要是主公这么去请他,分明是告诉楚王他是个大才,楚王还能放他吗?”
于是,为了不引起楚国怀疑,秦穆公就用五张羊皮把他给换了回来。
“五羖(gǔ)大夫”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。
老当益壮
秦穆公一看到百里奚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,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,说:“唉!可惜老了!”
百里奚不服气,说:“主公,要是让我去打老虎,我是老了,要是让我坐下来商议朝廷大事,那我比姜太公还小呐!”
秦穆公想想也对,于是就向他请教治国之策。
两人聊了一天一夜,秦穆公兴奋不已,越聊越觉得百里奚是个罕见的大才,当即给他拜相。
百里奚又推荐蹇叔给穆公。穆公马上让人去把蹇叔请来,与百里奚共同辅佐自己,又把他们两人的儿子也召了来,任命为将领。
从此以后,百里奚为左庶长,蹇叔为右庶长。穆公的手下终于有了可以用的人才。
秦国穆公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风格被后来的秦国延续了下去,成为他们的传统。尤其到了战国时代,秦国更是源源不断地从其它国家吸收人才,这些人为强大秦国以致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百里奚是草根逆袭的典范,在民间的人气特别高。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最有名的是“百里认妻”的故事,还有很多版本的歌曲,这里就不赘述。
百里奚的成功故事让老百姓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。而他本人确实也很接地气。他管理朝政期间万生优配,“谋无不当,举必有功”,尽力减轻百姓负担,也不以朝廷高官自居,生活极其简朴。他倡导文明教化,帮助秦穆公开发富源、内修国政,外图霸业,开地千里,称霸西戎,统一了今甘肃、宁夏等西北地区,开始了秦国的崛起,成就了秦穆公的霸业,堪称一代名相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京海策略 瑞达期货烧碱产业日报20250428
- 下一篇:没有了